-
【2022年温州招商】温州文成:首个百亿文旅项目奠基 打造全国旅游目的地
温州文成:首个百亿文旅项目奠基 打造全国旅游目的地 一、百亿项目落地,激活生态经济 温州文成县天顶湖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正式开工,这是文成首个投资超百亿元的文旅项目。项目位于天湖省级旅游度假区核心区,用地 7.37 平方公里,紧邻刘伯温故里和百丈漈 5A 级景区,依托湖泊、峡谷等生态资源和侨乡文化,规划建设亲水乐园、高端度假酒店、康养社区等业态,预计建成后年接待游客 500 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超万个。 项目由中旅集团投资建设,分三期开发,一期工程包括游客中心和部分度假设施,预计 2024 年投入运营。文成县文旅局负责人表示,项目将推动文成从 “景点旅游” 向 “全域旅游” 转型,预计带动全县旅游收入增长 30%。 二、生态与人文融合,构建产业体系 天顶湖度假区突出 “亲水 + 文化” 特色,规划建设畲乡风情街、华侨历史博物馆等文化体验项目,深入挖掘畲族民俗和华侨文化。同时,引入国际品牌酒店集团,打造高端度假集群,提升旅游服务能级。 在生态保护方面,项目采用 “生态修复 + 旅游开发” 模式,对周边山地进行植被恢复,建设生态停车场和污水循环处理系统,确保开发与保护并重。文成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已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占项目用地的 40%,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 三、区域协同与基础设施升级 为保障项目交通配套,文成县启动天湖景区至高铁站快速通道建设,预计 2023 年通车后,景区与高铁站车程缩短至 20 分钟。同时,规划开通 “温州 — 文成” 旅游专列,加密景区公交线路,提升可进入性。 文成县还推出 “旅游 + 农业” 融合政策,引导周边农户发展民宿和特色农产品种植,预计项目周边将形成 10 个旅游特色村,带动农户年增收超 5000 万元。
2022-04-28
-
【2022年温州招商】湖州市 “码上纾困”:数字化平台破解企业难题 办结率达 99.91%
湖州市 “码上纾困”:数字化平台破解企业难题 办结率达 99.91% 一、数字化平台创新应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湖州市深入推进浙江省企业码创新应用综合试点,推出 “码上纾困” 组合拳,通过企业码平台实现政策直达、问题快办。截至目前,市、区县、乡镇通过企业码走访服务企业 13093 次,收集问题 7797 条,办结率达 99.91%,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痛点难点。 “码上走访” 模式下,湖州市经信局工作人员通过企业码实时掌握企业诉求,例如某纺织企业反映原材料运输受阻,平台立即协调交通部门开通绿色通道,24 小时内解决问题。这种 “一企一策” 的帮扶方式,使企业问题解决时效提升 50%。 二、惠企政策线上兑现,提升服务效率 湖州市通过企业码 “一指减负” 功能,实现惠企政策线上兑现。一季度,全市 “政策一键兑” 应用上线政策 20 项,涉及资金超 5 亿元,惠及企业 6000 余家。例如,对高增加值率行业的用电补贴,企业通过平台提交申请后,3 个工作日内资金到账,较传统流程提速 80%。 在融资扶持方面,湖州市通过企业码对接金融机构,推出 “码上融资” 产品,一季度为中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超 30 亿元,平均利率低于市场水平 0.8 个百分点,有效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 三、数字化赋能精准施策,优化营商环境 湖州市利用企业码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企业需求,例如发现某行业共性问题后,立即出台专项政策。一季度,针对制造业企业用工短缺问题,通过平台发布岗位信息 2 万条,促成就业匹配超 5000 人次。 企业码还集成疫情防控功能,企业可通过平台上报员工健康状况、申请运输通行证等,一季度累计办理通行证超 1 万张,保障供应链稳定。湖州市经信局负责人表示,“码上纾困” 已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下一步将拓展至更多应用场景,提升企业获得感。
2022-04-25
-
【2022年泰顺县招商】温州市泰顺县:新能源企业冲刺 “开门红” 的县域实践
温州市泰顺县:新能源企业冲刺 “开门红” 的县域实践 一、企业奋进:春节不停产的产能坚守 新年伊始,泰顺县新能源企业开足马力: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作为国内主流车厂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唯一供应商,通过留工留薪政策,1000 余名员工春节坚守岗位,采取轮班制确保生产不断档,预计一季度产值 1.5 亿元。该企业的忙碌景象,是泰顺县聚焦新能源产业链、推动县域经济升级的缩影。 二、产业聚焦:山区县的精准卡位 泰顺县立足生态优势,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作为首位产业,出台《泰顺县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给予土地出让金返还、税收地方留存部分前三年全返等优惠。目前,全县集聚相关企业 23 家,形成从冷却系统、线束到充电桩的完整链条,2021 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 40%,成为山区县产业转型典范。 三、要素保障:政策与服务的双重加持 为破解山区招工难题,泰顺县建立 “县校合作” 定向培养机制,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设新能源技术专业,年输送人才 200 名;在资金方面,设立 1 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对重大项目给予最高 2000 万元设备补贴。此外,推行 “驻企服务员” 制度,由科级干部一对一协调审批、用工等问题,平均解决周期缩短至 3 个工作日。 四、未来蓝图:生态工业的山区路径 泰顺县目标到 2025 年,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 50 亿元,建成省级新能源产业园。同时,依托 “生态 + 工业” 模式,探索光伏组件与农业大棚结合的 “光伏农业”,预计年发电量超 1 亿度,既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又为农户增加土地流转收入,走出一条山区县绿色工业化道路。
2022-02-17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